“万山之祖”昆仑山:它把中国分成了南方和北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瑰丽的想象 遏云的豪气 西部文明播报 “万山之祖”昆仑山:它把中国分成了南方和北方!

“万山之祖”昆仑山:它把中国分成了南方和北方!

2024-06-18 19: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任美锷先生在《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一书中指出,昆仑山至陕西秦岭乃至安徽大别山一线,反映出明显的纬向构造体系。换句话说,地处中国西部的昆仑山与东部的秦岭实际上血脉相连,它们同心协力把整个中国分成了南方与北方!

昆仑山—秦岭就这样成了中国的“龙脉”,被华夏子孙赋予传奇般的想象,被人们顶礼膜拜。地处荒僻的昆仑山更因其难以抵达、无法触摸,被想象为神仙的居所,从而产生了瑰丽神奇、堪与希腊神话媲美的“昆仑神话”,它被中国人创造出来,又激发了中国人的想象、激情和对终极的向往。

昆仑神话中的主神是一位女神——西王母,她生活的神山即是昆仑山,有人将之比作中国的“奥林匹斯山”。尽管许多学者认为神话中的昆仑山并非现实中的昆仑山,但在中国古人所能接触和想象到的名山之中,的确没有哪座山比地处大河源头的昆仑山更适合寄托如此瑰丽的想象

从文化的角度说,昆仑山是至高无上的,它不仅神奇、神秘,而且神圣。今日的中国人,当他听见“大昆仑”这个词时,所联想到的必定不止于以昆仑山为轴心的巨大地理区域和绝美风景,更包含着对一种文化源头的无限敬仰。

无论是印度洋还是太平洋的季风,都无法影响到昆仑山区的气候。昆仑山处在大陆气团的持续影响下,导致山区年气温和日气温波动巨大。在山的低层,7月份的平均气温可达25~28℃,最冷的1月份也不低于-9℃;但是山的上部以及处在西藏的地段,最暖和的7月温度却低于10℃,最冷的时候接近-40℃。

航拍照片最直观地表现出了昆仑山的形态特征。从稍近一点的角度看,昆仑山脉的许多地方都是两三条山岭呈东西向平行延伸,而非只有一条主脊,这一点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西段表现得尤为明显;青海境内的东段亦是如此,比如巴颜喀拉山与阿尼玛卿山的“排列组合”,几乎占据了青海东南部的大半地盘。

昆仑山全长约2500千米,平均宽度则达到了130~200千米。总体来说,昆仑山西窄东宽,总面积大约50万平方千米,在中国境内地跨4省,即新疆、西藏、青海、四川。昆仑山是新疆和西藏的界山,同时也是中国西部高原区与西北干旱区的界线。

恰如中国地势一般,昆仑山西高东低,平均海拔5500~6000米。昆仑山总体分为西、中、东三段,其中西段海拔超过7000米的山峰有3座,分别是海拔7649米的公格尔峰、海拔7530米的公格尔别峰以及海拔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

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是造成中国地势差别的最重要的力量,而所谓新构造运动就是指喜马拉雅运动中的垂直升降。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强烈隆起区主要分布于广阔的西部。昆仑山的山前坳陷盆地中,第三系一直是细颗粒沉积,只有到上新世和更新世才突然出现粗大的砾石层,说明昆仑山的高海拔是上新世以来强烈上升的结果。

这是属于英雄和众神的山,在这高远荒寒之地,它以孤绝之姿宣谕着自然的伟力。在郑云峰先生所拍摄的数以万计的昆仑山影像作品中,既有远望昆仑时那映入眼帘的一线轮廓,亦有从飞机上鸟瞰昆仑时所体会到的那种震撼——即便是在飞机上,在高空中,借助上帝的视角去观察昆仑山,昆仑山仍然一副桀骜不驯、舍我其谁的骄傲模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